《教学通讯(77期)》(老校区)教学督导室——一浅谈对德育校本课程的认识
创建时间:2017年05月10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2001年6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意见,出现了相应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随着我国在课程决策权力各方面改革的深入,**主席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又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的总体规划。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旨在将德育教育落细落实。2016年5月,山东省发布《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推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将德育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的背后,显示出国家、地方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将德育教育列为学校的首要任务,而长期以来德育教育却面临着一个个的瓶颈,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改革德育现状的需求


传统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反差大。德育的“政治化”、“理论化”、“成人化”,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主题错位等等,影响了德育目标的正常实现,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育德”功能。


1.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由原来德育课程的被动执行者,服从于上级的指令,不需要参与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决策,转变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学校、社会进行研究,并思考学生、学校的长远发展,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使教师形成了整体的课程意识,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德育校本课程能够体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充分利用可取得的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地方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创造性的独特个体。接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校本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3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德育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为基础,具有很多的灵活性,通过调整资源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教育的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化。同时校本课程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学校对德育校本课程的决策与开发,也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更好的适应教育市场的发展需求,扩展了学校长远发展的空间。


2.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2.1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环境


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功利化,社会和家长关注大大小小的考试,追求学生分数,紧盯学校的升学率和名牌大学率,必然导致学校、教师和学生也都紧盯分数,忽视了德育教育。升学率、成绩已经成为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衡量学生的根本性指标。“德育为先”成为了很多学校的口号,即便是有德育教育,也只是道德说教并且形式主义严重,已被弱化的面目全非,德育并没有真正育德。


2.2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太空太大,只有一些理论化和政治化,似乎只能讲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内容的选择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2.3德育方式


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内容简单,方法较为单一,缺少人文关怀,并且忽视了对道德情感和道德感悟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追求升学率,“分数万能”——“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诸多评价都“以分取人”,没有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2.4社会大环境


当下,“生命教育缺失,感恩教育缺位,信任友善缺乏,习惯养成缺漏”的教育现状,致使部分中小学生的思想存在着“对人欠感激,对情欠珍惜,对事欠满意,对物欠爱护”的现实问题,部分学生缺乏理想、过于依赖、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状况十分突出。社会大环境看重利益,诚信、关爱、感恩、互助等传统美德已触及底线,既使在学校取得了部分德育成果,在学生步入社会后也会很快被冲淡。


3.德育教育走出困境的措施


3.1以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


课程纲要,就如同医师治病的处方,建筑师的图纸,是教师基于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案。就校本课程而言,教师必须依据学校教育哲学,在评估学生的课程需求与可取得的课程资源后,一致性地设计某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目标说明了要学会什么,内容说明了用什么学,实施说明了怎么学,评价说明了如何证明学生的学会。课程纲要应该是一份学习合同,需要分享,让师生双方了解各自要做的事情;又是一个计划文稿,教育是一种理性行为,是需要计划的;还是一种交流工具,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达成共识。因此,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确立校本课程的课程纲要,以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积极围绕课程纲要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


3.2以课堂为主阵地


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主体在于课堂。以学生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德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留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各个科目教师应积极学习德育的核心内容,将各学科所能渗透的“核心素养”积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与德育校本课程积极呼应。


3.3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


德育,重在实践、体验和感悟。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开发准备大量的文字音像材料,并能够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活动方式,开展体验式的、合作探究式或建构式的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生成学习等,使学生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养成德育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灌输的知识。我们倡导并努力践行德育课程生活化,发挥实效性,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4以学校、家庭、社会互动为基础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不是把学生停留在学校内,而应该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的局面,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均成为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基地,发动所有能利用的资源,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德育教育,要有抓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及课堂中,点点滴滴呈现,静静悄悄的发生,不经意间融入,家校互动、社会参与,在有意无意间渗透德育,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做到“润物细无声 ”。从而把理想与现实、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拓展了德育渠道,可以给予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熏陶和感染。只有这样,德育的广泛性、实效性和长效性才能落到实处。


总之,德育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真实化、校本化、趣味化、人文化,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建设人。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