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既接地气又接天气的书——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创建时间:2015年05月04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郑逸农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是一本廓清耳目的书,它能有效地指导我校的1121课改实践。下面做一简单摘要。

    非指示性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教学目标上不单向指示,教学流程上多用归纳法,教学程序上先生后师,教学对象上面向全体,教学时间上多学少教。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的过程,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智慧的潜力,在课堂上姹紫嫣红地自主绽放。

    该书以“非指示性”教育理念为设计原则,努力构建新型的基于学生自主成长的“非指示性”教学设计样式,这些样式包括:通用类文本的教学设计样式、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设计样式,论述类文本的教学设计样式、实用类文本的教学设计样式、文言文类文本的教学设计样式。每种教学设计样式都包括名称界定、设计特点、设计步骤、以及具体的设计样例,这些样例涵盖高中、初中和小学三个学段。

    《学会生存》:“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重新“诞生”

    语文教学的“三未必定理”:教师的心灵未必比学生高尚,教师的人格未必比学生高贵,教师的能力未必比学生高强。

    胡适: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教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道路。

    时时事事处处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非指示性”一名是在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指示性”教学和对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反拨性整合中取出的,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截取中点,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和学生都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示),学生的作用是自主学习(而不是被指示),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中,学生自主成长。

    “非指示性”是一种教育理念,理念的核心是把人当人、自主成长。即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的生命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

“非指示性”语文教学改革始于2000年,当初是作为教学模式提出来的,以笔者发表在上海《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青年教师名录”专栏中的《“非指示性”语文教学模式实探》一文为标志。

“非指示性”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指示性”教学的反拨,又是对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反拨,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截取中点,对两者进行反拨性整合,从中取出一个新的名称:“非指示性”。

    以教师为中心的“指示性”教学,课堂上只有教师,没有学生,教师指示教学的内容,控制教学过程,甚至代替学生的学习。教学成为漠视学生存在,忽视学生生命活力,扼杀学生自主成长的专制行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是超民主社会形态下高度理想化的教学,课堂上只有学生,没有教师,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没有约束,随心所欲,高度自由。罗杰斯博士将这种教学法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法,其基本特征是三无:教学无固定结构,教学无固定内容,教师无任何指导。但这种超前的教学形态目前还缺少生存的现实环境。

而“非指示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示,学生的作用是自主学习,而不是被指示。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交互中起着作用:首先,学生自主学习前,教师引导,这时的引导体现为主动说明,说明学习任务、要求和时间等;其次,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引导,这时的引导体现为有效组织,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去,不做旁观者和无关者。第三,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引导,这时的引导体现为及时促进,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方式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教师也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在交流与介绍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这就是“非指示性”教学的“三自主三引导”。

    非指示性教育理念:把人当人,自主成长。即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的生命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其中“把人当人”是前提,“自主成长”是目的。基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人本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是持续不断成长的,人是“一种正在成长中的存在”,“人类有机体具有一种朝向满足内在潜能的、有方向的实现倾向”(罗杰斯语)人性是天生向善的,当提供了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时,人的本性便是善良的,并能不断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作为生物进化的产物,已成为富有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动物”,人性又是自主的,为了能通过成长过程而达到自我实现,一个人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去发现和完善自我。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个体在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又具有主观性和个别性,“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主体,并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建构”。

    建构主义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意识、三个原则、四个要求。

    一个理念:把人当人,自主成长。(二不:教师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四自: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两个意识:包括学生意识和学科意识。学生意识是指教师对学生生命的自觉关注,把学生当做行为与心灵相融、知识与情感和谐的完整的生命体,从行为主义、唯认知主义的物化教育转向人本主义的人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差异、学习权利以及学习效果等。学科意识是指教师对学科学习的自觉关注,关注学科的性质、学科的培养目标、学科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及学习效果。

    三个原则:

    一、在教学程序上先生后师。先生指让学生先行,任何教学环节都先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学起来,后师是指教师随后跟进,不管什么教学环节,在学生有了学习心得或体会后,教师都要主动介绍自己的心得或体会,与学生分享和交流,以此促进和深化学生的学习。

    二、在教学对象上,“面向全体”。具体表现来“三个尊重”:第一、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让每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第二、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第三、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让每人都得到自主的充分的学习。

    三、在教学构设上,“三多三少”。归纳法用得多,演绎法用得少。二是学习方法引导得多,知识点机械堆砌少,三是学生学的时间多,教师教的时间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