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47期)》教学心得——唐诗宋词教学中如何落实课标之我见
创建时间:2015年05月04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我很喜欢的台湾作家张晓风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有一个梦”,文章中写到“我梦想有一位国文教师在教授“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时候,窗外有粉色羊蹄甲正落入春水的波面,苦谏树上也刚好传来鸟鸣,周围的环境恰如一篇舞台布景板,处处笺注着白纸黑字的诗。”这应该是普天之下所有语文老师的终极梦想,能够在一间充满中国元素的教室里,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娓娓道来,让学生在其中涵泳优游,细细品味。

    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一次次地回忆起张先生的这篇文章,又一次次地汗颜。叩问自己的课堂,少了唐风,更无宋韵。学生和我迷失在“对比”“衬托”“象征”“虚实”“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专业的诗歌鉴赏术语中;迷失在哪一个字易写错,哪一句经常考的积累怪圈中;迷失在补充知识,提炼素材等诗歌之外的内容中。

    明明很美的一首诗歌,在经过了老师和学生的多重“解读”之后,留下的只剩了几个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诗歌失去了整体感,谈不上美,更和课标要求的“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相去甚远。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呢?就更是南辕北辙了。

    于是在今日重读课标,重新审视自己教授的《唐诗宋词》(选读)课后,我把自己的几点困惑和思考记录下来,以期成长。

    一、《唐诗宋词》(选读)的地位

    从艺术形式到诗歌内容到创作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唐诗宋词”都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后世子孙继承和发扬的经典文化。

    学生对《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如何鉴赏诗歌,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不可小觑。

    二、《唐诗宋词》教学应关注的几点(一)让学生学会诵读。

对于诵读,朱熹曾说,“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课标中对诵读有这样的表述“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让学生学会诵读,是感受诗歌、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但在现在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会读会背却不会诵读。究其原因,学生在读作品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走心”,他对诵读的理解和要求在于“积累”而非“审美”,是为了考试时的默写不丢分,求的是“快”和“量”,而老师要求的是“质”。老师和学生从不同的出发点要求诵读,自然就会产生分歧。因此我们常见这样的情景:清晨的琅琅书声在语文老师的耳里有如蛙声一片,老师反复要求学生放开嗓门、读出情感都无济于事,只能感叹“朽木不可雕也!”。

面对这种现象,我觉得首先应该“正视听”,在学生接触“早读”之初就要给学生明确诵读的要求,不要仅仅告诉学生早读的任务是“背过”某些诗歌,而是要告诉他要生情并茂地诵读哪些诗歌,而且还要告诉学生如何进行诵读,比如诵读的技巧(这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因为专门进行过朗诵训练的语文老师为数不多,但是起码我们可以将知道的一些基本要领告诉他们)。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诵读的环境,比如在学习《将进酒》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获奖的诵读视频,其中朗诵者声情并茂外加动作配合的朗诵使学生很受感染,他们再读的时候,就很注意去体味文本的情感,然后去诠释这种情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配乐”,在听沈老师的《春江花月夜》时,沈老师讲解完文章内容之后,给了学生一段配乐,要求学生配乐朗诵,学生很快进入情境,通过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还可以举行多样化的诵读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积累。

    做到这些,也就落实了课标在选修课诗歌散文教学中要求的“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

    现在的“唐诗宋词”选修教学,侧重于对诗歌技法的分析,而对诗歌的审美关注却较少。而一首经典诗歌流传至今的原因,绝非是它使用了“对偶”使得对仗工整,也绝非是它“动静结合”“虚实相衬”恰到好处地使用多种修辞使得内容形象生动,而感情也分外充实。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关注诗歌中的技法呢?那就不得不吐槽我们头上所悬的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考。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型和考查点使得教师不得不务于精纯而难观其大略,毕竟像手法这些比较“实”的东西是能够得分的,而像意蕴这些比较“虚”的东西,就变成了课堂上的配角,或者试卷上的几个词语。或许这种情况只是一个只教过两轮的老师带着有色眼镜得出来的结论,那么看看我们课标对诗歌选修的表述吧:

    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学会通过诗歌审美甚至创造美,而我只让学生看到了诗歌的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学生能够学会欣赏美,又要学生具备的较高的应试能力。看似不矛盾的两者却很难得兼。

“鱼”和“熊掌”怎样才能兼而有之?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问学生一句“这首诗的哪一点打动了你”或者“说一说你喜欢这首诗的理由”,我相信这才是美的起点,真正的美是学生在遇见它的那一刻,它就牢牢地攫住了他们的心,然后才带领他们开启的一段奇妙旅程,或者是“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所传达出的落寞意境,或者是“踏花归去马如飞”里暗藏的玄机,还有可能是朗朗上口的韵律或几个点石成金的诗眼,青春和古老在课堂上的碰撞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大的惊喜。

    我们还可以在分析手法之前,让他们闭上眼睛感受感受这首诗歌的气息,押韵的平仄描绘的阳春三月是否和你记忆中的春天相同,而诗歌豪迈奔腾的气概里是否也隐藏着你的英雄梦,甚至我们还能让他们写一写,不是写一写诗人,也不是写一写鉴赏,而是写一写诗。用流传了几千年的艺术形式抒写一个现代少年飞扬的青春、莫名的愁绪。我觉得,他肯定也会反复推敲、仔细权衡,让古典的汉字之美在他自己的笔尖绽放。

    我想要是这样的话,多年之后,即便学生忘了什么叫“象征”什么叫“乐景衬哀情”他也不会忘掉,曾经的某个午后,自己和一首诗歌的邂逅带给自己的美的享受。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许,诗歌的美并不像学生想的那么难,也不会像老师想的那么复杂,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关注,没有给学生“审美”或“创造美”的机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