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德州“杜郎口”引发教育界热议
创建时间:2013年01月25日
所属分类: 媒体聚焦

    本报12月7日21版《德州一中素质教育迈出惊人一步杜郎口模式德州扎根?》一文刊发当天,即引发市民及教育界的热议,记者对此进行了相关...

    本报12月7日21版《德州一中素质教育迈出惊人一步“杜郎口模式”德州扎根?》一文刊发当天,即引发市民及教育界的热议,记者对此进行了相关采访。面对部分学生及家长的质疑,教育界人士的观点或许能解答他们的疑惑,因为“一切为了学生”是永远不变的行动目标。

 


                       减压减负,让学生快乐学习

                  采访对象: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陈吉广

                    □德州晚报记者 白天


  12月7日下午,陈吉广正率领市教育局所有高中教研员在德州一中听课学习,他们全力研究的正是一中正在进行着的课改。陈吉广提到,课改的核心在于“高效课堂模式”,即把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都放到课堂里解决,改变以往的题海战术,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上课先讲、学生课后自己练习,孩子们的关注点并不在课堂上,而在‘题海’中。”陈吉广说,“一中正在进行的课改改变了这一点,孩子们的学习模式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讲解,在这种模式中,只有自己彻底地了解了课程内容,才能完成主动讲解的任务。从师对生到生对生,孩子们的关注点彻底转移到了课堂上,这就是高效课堂模式。”

  市教育局高中教研员们在一中的学习过程中还发现,高效课堂模式中的效率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有的课堂甚至能令学生们达到高考般的紧张程度,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大大增加,而为了巩固学习成效的课后作业环节则大大减少。“轻负担、高质量”的一中课改成效令人惊喜。

  面对一中课改,许多家长曾提出这样的质疑:杜郎口中学是初中,学习任务较为轻松,而德州一中是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目前所实施的课改能保证学生们完成学习任务吗?对此,陈吉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正是由于高中课业繁重、压力大,才更要推进课改,否则孩子们就会把学习任务带到课后作业中去完成。我还是那句话,把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都放到课堂里解决,才是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德州一中课改,陈吉广保持着十足的信心:“在改革初期肯定需要面对种种不同的声音,然而从大局的角度来看,我坚信课改带来的效果会回答一切。”

 


                素质教育不代表要牺牲高考成绩

               采访对象:德州学院教育系主任王平

                  □德州晚报记者 赵亚楠


  提起德州一中素质教育迈出的惊人一步,王平教授在支持之余更表示出了极大的钦佩。“目前,全国各地的素质教育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教育界人士,我们更关注本地的教育改革事件,德州一中本次课改不仅转变了教学方式,更进一步带动了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提升。”


◎有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王教授指出,一中的这次课改模式与“杜郎口”模式很相似,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将被动填鸭模式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对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也有极大的帮助,这不仅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会对学生整个人生道路上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王教授也谈到,本次课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因为应届高中生跨入大学校门,不仅是角色的转变,更是由传统被动学习方式到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能从高中就充分挖掘自主学习的潜能,那么就为大学的生活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缩短学生在大学里的迷茫期。


◎学生的不适应、家长的担心只是暂时

  虽然本次课改益处颇多,但是部分家长也担心课改是否能适应高考,同时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也无法适应新模式。“学生不适应,家长有担心只是暂时的,毕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家长和学生心中固化。但我个人认为,家长们大可不必如此担心。首先这种模式有成功的案例,而且每一次改革的目的与初衷都是为了学生着想,且经过深思熟虑,家长应该相信学校;其次,素质教育并不代表着要牺牲高考成绩,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任何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都还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前提的。并且,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人生态度的转变。”王教授说,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因为目前学校进行每一次教学改革,都不可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代价,毕竟社会认可一个学校还是要看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既然做出这样的课改,肯定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影响。家长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激发学生潜能上,让孩子快乐学习。

  对于学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的课改模式,王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学生要放平心态,多与同学交流分享,并努力配合老师挖掘个人潜能;其次学生要提高认知态度,充分了解这种新模式的本质,找到其与自身优势的契合点,将自身强项最大化。 


                     课堂交给学生符合教育规律

                    采访对象:某县一中语文教师

                      □德州晚报记者 孙向林


  对于德州一中课改,我市某县一中的一名语文教师称,他们学校也一直在进行这种改革,但是效果目前来看没有德州一中好。这位教师说:“就个人而言,我非常支持这种改革。以前,我们一直在高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升学率、高考这样的指挥棒没有变的情况下,素质教育改革举步维艰,这么多年来可以说只停留到了口号上。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下,老师满堂灌,学生拼命记,课后再消化,学生的负担很重。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没有问题,但是对于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会非常吃力。这种先学后教,学生教学生的方式,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能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进步。这种教学方式才符合学校教学规律,既有教,又有学,更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

  但是,这名教师又提出了对于这种课改的另一种观点:“这种课改尽管是素质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应该推广。但也应该根据学生层次、不同科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就我个人意见,不能搞‘一刀切’,所有科目不能同一个模式。做好这一点,相信学生的成绩肯定不会受影响。”


《德州晚报》新闻链接地址:http://www.idzwb.com/n-20-4154-1.html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媒体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