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100期)》(老校区)班级管理——课堂气氛与成绩
创建时间:2018年07月11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我曾经对我所教的班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内容是让学生提教学建议的。根据统计结果表明,每个班有一项建议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课堂气氛活跃。由此引发我的思考: 为什么学生那么看重课堂的气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师生直接互动与分享的平台,而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备学习环境。毫无疑问,一种活跃、和谐、互动、快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和快乐。相反,如果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沉闷的课堂气氛中,就很难想象能激发出什么学习热情和引发什么兴趣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也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为此,沉闷的课堂就等于是一种沉闷的生活。试想一下,在沉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又何来的快乐呢?


那么课堂教学如何才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1.老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角色合理定位。确立以生为本,以学思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当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求。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1)激活知识,让文本与生活链接起来。以动态的方式呈现静态的知识;(2)激活学生,打造多种形式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动起来,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交流、分享与展示;(3)激活思维,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性、拓展性与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激活发散性与迁移性思维。


3.高度重视个人的语言表达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综合水平(包括肢体语言、语速、语调、情感、节奏、音量、幽默感等)


4.建立有效的学习活动评价系统,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单项或综合性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激励和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学习。


当然,不只是学生喜欢活跃的课堂,不少老师也喜欢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班级。因为活跃的班级总是让人感到充满活力与生机,让人感到充满希望与愉悦。然而,活跃的班级在考试的时候往往不如相对安静甚至有时还让人感到沉闷的班级,原因何在?我认真反思了一下,分析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课堂气氛活跃是脑子活跃还是嘴巴活跃?只要你认真观察和细心倾听,你就会发现其实学生活跃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并非是个个脑子都那么活跃,而是嘴巴特别会说或是喜欢说而已。无可否认的是,喜欢有啥说啥,心直口快的学生都是属于外向型的学生,所以给人家的感觉就是快人快语,听起来比较舒服。但口头说的并非都是经过脑子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所以其说话的含金量还是不高的。


2.是大多数人活跃还是少数人活跃?事实上,一个50人以上的班级班,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比较喜欢说的话,就足以营造一种非常热闹的氛围。而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就被这些“活跃分子”代表了,而事实上这些“活跃分子”有些只是滥竽充数的,只是嘴巴比较勤快而已。但这已足以影响老师的判断能力,所以往往容易被这种热闹的现象所感染甚至所迷惑。如果不认真观察的话,就很容易认为学生的脑子反应不错,课堂氛围很好,课堂效果应该也不错。


3.课堂中是否需要一节课都在活跃?通常来说,一节课的时间总量是45分钟。试想一下,如果一节课学生都在热热闹闹的话,那么他们还有时间安静下来阅读、发现、思考、分析吗?一节课有必要都让学生在动口吗?


由此我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1.强化有效教学意识,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有事可做,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动起来。


2.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该动口时就动口,该动脑时就动脑,该动手时就动手。通常来说,学生个体的阅读、发现、思考、分析、比较、笔头表达都是在安静的状态下完成的,而真正需要口头表达的是讨论、交流与分享。老师只有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3.不要被少数“活跃分子”所迷惑,要让真正有实力的学生动起来并且去带动和帮助哪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学困生在真实的互动中分享和收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个体学习,只有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才有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进入合作学习阶段前,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个体解决自己应知应会的问题。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学生才能学的最好呢?


1.当学生有兴趣时


2.当学生能自主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具体来说,就是要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挑战问题中勇于探索,并积极尝试在实践中创新。为此,要为学生多增加动脑和动手的机会,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


3.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时;如鼓励学生充当小老师到黑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同学面前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尝试回答来自同伴的质疑。与此同时,老师要对学生在课堂的积极表现及时作出正面和激励性的评价,以保持其自信的信表达的信心和勇气。


4.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之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只有真正读懂学生、理解学生、亲近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爱护学生的老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敬和最可爱的人。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这无形中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潜力和有利条件,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良性互动。


    因此,教师在努力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抓住学生能学的最好的几个契机,只有这样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得好的教学成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