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78期)》(老校区)教学督导室——《荆轲》教学反思
创建时间:2017年06月21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荆轲》是高中语文《史记》选修第五单元“英雄悲歌”中的第二篇。这是学生升入高中后,遇到的比较长的古文。


人们常说当今中学生有三样害怕的东西:写作文、周树人和文言文。文言文给人的感觉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枯燥,然而文言文在高考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能不学。可如果只是传统的逐字逐句翻译,效果肯定不是很好,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曾无数次探讨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印象较深的就是很多人提出来的“做死地擂”。我也曾有过自己的想法,认为既要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还得重视对文章的人物、情节进行赏析,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可实际操作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做到两者兼顾,真的很难。尤其是像《荆轲》、《鸿门宴》《赤壁之战》等较长的文言文,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太多,光是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得两三节课。


曾询问过一些学生,初中文言文都学了些什么,他们告诉我,主要是背诵,文言知识讲得不多,所以到了高中,讲这么多知识点让他们一时很难接受。其实,反思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我觉得初中老师的这种做法比之我们,更能体现古文味。我们在文言知识这一块,都是花了大力气的,以往每届都是如此。因为高考这根指挥棒在文言文阅读上重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重点在“言”的层面读懂文言文,对于文章中的古人的智慧与思想,涉及的较少。于是我们就很“怕”,怕学生不能掌握常考的文言知识,怕“误人子弟”,怕学生在考试中拿不到分,于是文言文教学就很难潇洒起来。


哎,文言文,究竟该怎么上呢?我在讲授本课时,做了一些设计。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解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教学的重点是解决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句。为了吸引学生兴趣,一上课我就给学生讲了“四大刺客”其中三位,学生听得很专注,个个都竖着耳朵去听,然后我们又分析了刺客的共同点,他们共同追求的是“士为知己者死”这一信条,接着又引出荆轲,他行刺的场面应该更让我们惊心动魄,因为他刺杀的是秦王这位不寻常的人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在行刺前的慷慨悲歌,已让他的形象在历史的天空包括文学的世界里定格为永恒。接着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采用提问法、讨论法和点拨法解决字词句。


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再次熟读文本,然后让他们复述故事情节,他们复述的真的很完美。真为自己的学生骄傲,也为自己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他们能牢固地掌握而欣慰。


第三课时是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让学生梳理荆轲行刺的整个过程,文中描写人物的具体手法,并且联系学过的《六国论》以及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这一节课主要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去研究文本,提出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总结,然后进行展示。然后由我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总结。在每个问题的探讨上,注重让学生去说、去总结、去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学习文言文兴趣方面,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这个环节比起单纯的死知识他们更积极活跃。比如学生在分析荆轲刺秦王一系列动作“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以及秦王“惊-引-起-拔-走-击”这些惊恐、狼狈、无奈的动作上,非常到位,让我觉得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潜能与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最后我又给学生们补充了教参上评价荆轲的两篇文章。一篇为《荆轲:杀手乎?侠客乎?荆轲刺秦王真相》,一篇为《荆轲:失败的拦车人》。通过这两篇文章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课结束,我有些反思。我认为首先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文本,直接与文本对话,了解文本所表达的写作思想和意图,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次,提高学生文言文兴趣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这也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多做一些教法的设计。像本课《荆轲刺秦王》,故事性较强,文言现象也是较常规的,学生可以参考教辅资料独立完成。由于文本本身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兴趣较好激发,所以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课本剧等教学方法。而对于《离骚》《屈原列传》这类文章,故事性不强,其中的语句晦涩难懂,很多文言现象是特殊的,不常见的,学生参考教辅资料也很难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所以,这时就不能采用小组合作或课本剧的方式,而应该引入多媒体,使学生对屈原生平、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再由学生自读文本,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完成教学。针对不同的文言文,选择最适合的教法,这也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无论如何我们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完全放开自己,课堂中他们是主体,不应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学目标应为学生量身定做。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知识传送给学生是绝对行不通的。赞科夫说过“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我们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无非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学课堂应注重“质”,而不是“量”。倘若每节课都能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定会大放异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