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77期)》(老校区)聚焦新高考——一新高考制度下建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思考
创建时间:2017年05月10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摘  要:在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需再一次建构和调整。在建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连接与互通,要体现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遵循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原则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元课程体系。新的多元的课程体系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诉求,学校和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予以支持和配合。


关键词:新高考;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高考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涉及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和重大民生议题。本文主要分析新高考制度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在此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建构策略。


一、新高考制度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其部分省份的高考试点方案勾勒了我国新高考的蓝图。高考是指挥棒,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新高考制度对我国高中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高中教育重新定位——育人。人始终是教育中最核心的要素。实现每一个人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新高考制度旨在突破原有考试制度“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新高考制度改革主要是要解决选才的问题,如选才的标准、形式、人才的流向等。但更艰巨的是育才。选才是基础,育才方为根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中教育处于承上启下的环节,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核心地位。面对高中教育的应试化和功利化,以及高考的恶性竞争现象,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不仅是高考指挥棒本身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让指挥棒更好地指挥高中教育,关注高中教育的人才养成,育人功能。


2.高中教育将会发生的重大转变。在新高考的引领下,高中教育将会呈现出“新常态”。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从专注“层次选拔”向优化“个性选择”转型。在顺应新的专业和学校选择的多元的录取模式的基础上,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科认识,还要教会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而让学生在选择的课程和学科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其次,在教育方式上,实现从过度关注“育分”向全面关心“育人”转变,引导高中教育回归素质教育。学校需考虑如何重新调整课程结构,在课程层面保证学生学科思维和学习素养的提升。最后,在教育目的上,实现从注重“学科成绩”向促进“学生成长”转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二、重构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素质提高、个性发展的需求的要求,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根据部分省份高考试点方案和高中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需在学科方向分类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设置参加考试科目的分类分层课程。


1.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建构探索。在具体实践操作上,如北京市十一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分层课程、分类课程、综合课程、特需课程等四大门类的课程,其中包括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门职业考察课程,根据学生发展方向、课程难度和学习方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都分为4~5个不同的层次,并且向上延伸出大学先修课程、高端研修课程,向下延伸出援助课程。再如浙江省青田中学因地制宜,结合青田石雕、华侨、名人三大品牌,建构了“托起希望”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组成,基础课程包括语言与人文领域、数学与科学领域、技术与实践领域、体育与艺术领域、侨乡特色课程等。拓展课程主要包括领域知识拓展、学生发展课程和网络课程等。研究课程包括大学先修课程、兴趣特长课程和专业课程。


2.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建构。在建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构建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关系。普通高中在建构课程的课程结构和科目设置时应遵循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体现时代性。基础性要求高中教育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建构课程体系中,要发挥国家课程保证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规范设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信息等基础性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选择性要求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选择性课程体系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与设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点关注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领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方面的发展,为高考选才提供人才保障。时代性要求学校高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引进新的、符合现代化时代的课程,加强学校课程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