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71期)》(老校区)教学督导室——“1121”课堂教学改革深化之我见
创建时间:2016年12月26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在路上


                                                   ——“1121”课堂教学改革深化之我见


【课堂现状】

    自教学督导室成立以来,我们四位老师在房主任的带领下,深入班级,听了各个科目的老师各种不同课型的课,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认真投入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我们,也感动着我们。老师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精彩的课堂表现令我们脑洞大开,受益匪浅。互动课上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摩擦出的火花,有时会给人一种近乎惊艳的感觉,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即是老师们极力推崇的,也是学生们真心喜爱的,这种可喜的现象的出现是我校推进“1121”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在我们所接触过的课堂中,绝大多数课堂上学生比较活跃,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动形式各有不同,师生交流深入且流畅,教学效果较好,但也有少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激发,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在“1121”课堂教学改革中,在“以学定教”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更要关注怎样根据学生的学来“定教”,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设置必要】

     “1121”课改中的一个“1” 指的是一个载体——导学案,导学案针对的主体是学生,关注点在于学生的“学”,而讲学案针对的主体是老师,关注点在于老师的“教”。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推进和不断修正,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导学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也成为老师搜集学生资料,深入了解学情,从而有效的制定教学方法,设置有针对性的教与学互动行为的有效依据。但是,导学案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学,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导学案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完成绝大多数课本基础内容,相对来说学习的层次不够深入,学后还会有部分遗留问题,诸如:知识框架搭建不够准确,完整;部分知识准确性及达到的深度不够;需要拓展的知识点没有有效拓展;前后知识的联系不能顺利建立;规律及解题方法的掌握没有达到建模的高度,不能举一反三等等,这些问题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互动课来解决,因此在“导学案”的基础上编制好“讲学案”为老师们上好互动课做好充分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设置初衷】

    学校设置讲学案的初衷在于“以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将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和教学艺术与新教师的创新意识有效结合。在处理“以学定教”的过程中,新老教师共同讨论,从把握教材、把握学情、课堂预设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合作生成等问题上达成共识,使年长教师的课堂充满活力,年轻教师的课堂不乏经验,群策群力,合作共赢,让每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能清楚:这节课要教什么;用什么方式方法来教,要教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课堂节奏怎样把握,每个时间段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什么,等等。争取在课堂45分钟内将学生迫切需要的,我们认为重要的问题解决清楚,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核心做法】

    讲学案的核心在于讲什么和怎样讲,相对来说,讲什么比较好确定,而怎样讲是老师们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下功夫琢磨的。在我们走访过的课堂中,经过教师认真打磨的课堂,各教学环节的展开非常自然顺畅,师生的互动很热烈且讨论的问题很深入,凸显出“互动”是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个有利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教学环节。而互动课能否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关键在于讲学案中“怎样讲”在课前是否准备的到位,比如我们需要在课堂上讨论某个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设置才能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怎样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怎样设置进阶目标才能便于学生讨论,根据问题的难度及参与度安排多长的讨论时间更合理,通过讨论要得到什么结论,达到什么高度等等。如果在上课之前能够对自己的讲学案各个环节都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老师能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思维的引领、方法的总结、学法的指导,课堂教学效果就会离我们的预期比较近,甚至超过预期。但是讲学案并不是要求老师们的课堂千篇一律,没有自我,它只是给出了有效处理课堂的一个基础框架,老师们可以在此框架之上结合自己的学生反馈的情况,结合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和自己推崇的教学理念,采用自己喜欢的师生互动方式和评价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讲学案。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打磨,我们的新老师会成长的更快,我们的老教师也会更加与时俱进。

    目前学校已经开始推进讲学案的进一步完善工作,我们教学督导室将陆续推出各个教研组各个课型的讲学案,结合实际课例展示讲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过程,希望通过展示对老师们讲学案的完善起到借鉴和启发的作用,也希望老师们有好的建议、思路和方法及时和我们交流,为学校“1121”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成长助一臂之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