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36期)》课改精悟——主要教学行为(一):呈示
创建时间:2014年10月23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主要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直接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而采取的专业行为。它是可预设可分解与可培训的专业技能,其目的在于确保教学有序地进行下去。依据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与学生的关系,主要教学行为可以呈示、对话、指导三类。本期重点介绍第一种主要教学行为——呈示。

    呈示行为是指师以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为主的行为,依照使用手段的不同,可分成语言呈示、文字呈示、声像呈示和动作示范四种方式。

语言呈示又称讲述,是指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与解释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的行为。讲述具有单向性。依据所用时间和繁简程度不同,讲述主要有正式讲述和非正式讲述两种。正式讲述要占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或全部,非正式讲述一般持续5-10分钟,如果从讲述内容的性质差异来看,讲述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解释性讲述。讲述的运用策略:一、语音准确,语词恰当,语流连贯,语速适中。(为了表达连贯流畅,教师在备课时应把教案中的书面语言转换为适合自己个性的口头语言,讲述要用短句子,切忌带口头禅及多余的助词,教师讲述时的语速以稍慢于日常生活中讲话速度为宜,大致每分钟200字左右)二、依据讲述内容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三、运用“规则——例证——规则”程式;四、有意识地使用连接词;五、适时运用肢体语言。

    文字呈示又称板书,是指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书写或展示重要教学信息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板书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向学生提供刺激视觉通道的感情材料,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二、呈现学习内容的要点或结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为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有助于巩固记忆。从重要性和详略程度看,板书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系统板书(或称主板书、正板书)和辅助板书(或称副板书,注释性板书)。从板书的形象化程度来看,板书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一、提纲式。根据授课内容,在黑板上只列出标题、要点和层次。二、总分式。主要用于包含从属关系的内容,引入新课题或单元复习时常用这种板书。三、对比式。主要用于在某些维度上有不同表现的教学内容。四、表格式。它是将教学内容中同一类概念、事物或事件的不同侧面分项目整理、归纳、并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五、线索式。它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发展过程、情节起伏或逻辑思路,选择关键性的词语,以线条、箭头等连接起来构成的一同流程图。六、图解式。以示意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某一事物的外形、结构和空间位置,或者人为地为某一内容配上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板书的主要因素有:一、板书的布局;二、板书形式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匹配程度;三、板书的适时性。板书的运用策略有:一、在课前应预先设计好板书;二、要课堂上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反应;三、板书的字迹应清晰、醒目;四、板书时应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五、不要连续长时间板书。

    声像呈示是教师利用各类声像呈现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学习与建构知识的行为。声像媒体包括多种教学媒体,如视听媒体,多媒体等,它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按照所利用的声像媒体作用于感官和信息流向的不同,声像呈示有五种表现形式:一、视觉媒体呈示;二、听觉媒体呈示;三视听觉媒体呈示;四、计算机多媒体呈示;五、计算机网络呈示。影响声像呈示的主要因素:一、感官通道的利用程度。仅通过听觉学习材料,3小时后保持率为60%,3天后的保持率为15%;仅通过视觉学习材料,3小时后保持率为70%,3天后的保持率为40%;当视听觉并用时,3小时后的保持率上升到90%,3天后的保持率为75%。二、学生的年龄特征。三、教学媒体的特性。四、教学内容。

动作示范,是教师通过示范特定动作或操作,提供给学生模仿,使学生学会相应动作技能的行为。动作示范根据示范内容的不同,主要表现出六种形式:读说示范,演唱示范,运作示范,操作示范,运算示范和书画示范。影响动作示范的主要因素:一、学生对作业目标的明确程度;二、动作技能或操作学习的学习策略;三、学生对示范动作或操作的注意和理解程度;四、教师示范的速度和信息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