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36期)》好书推荐——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许保华推荐)
创建时间:2014年10月20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总评:钱理群先生用无情的自我解剖精神,让我们窥探到一个真实、真诚的名符其实的知识分子内心思考中的纯真、焦灼、不安、无奈、恐惧与激情,他用无情的解剖刀,毫无保留地展现了真诚的知识分子反省的痛苦历程。在物欲充斥的时代,钱老的反思与执著犹如狂风大作中的一股暖流,让随风飘摇的心有一丝感动与温暖。

   7页:钱先生自评道:我这个人性格太烈,常常不是外圆内方,而外也很方,就要出很多麻烦。

评:钱先生面对着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氛围,在做坚持与妥协的顽强挣扎,确实不易,但也更能说明他坚持的高尚与可贵。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8页:当你成为一个权威,你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你的话语霸权,成为新的压迫者。

评:权威人士倘能扶持异见,鼓励后进,树新权威,那才是真正的虚怀若谷,追求上进。而鼓励学生抒写自己的思考,这也是一生一大乐事。

17页:这是我最恐惧的记忆:父亲的照片被儿子亲手烧掉。 

评:政治运动对传统孝道的颠覆,就像杜甫的〈兵车行〉中所说的反常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表述上,这一点是多么令人痛苦的。

23页:这场文化大革命并没有创造更丰富的“新人”,相反由于操作方式的简单化,它仅仅是把所有人的思想都强制地纳入既定的框架中,而成为一种思想/身体的暴力。

评:舆论的异化与摧残使得我们不得不相信既定的就是对的,鼓吹的就是信仰的,行动的就是发自肺腑的,而实际上呢,当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后,绝大多数的人都陷入极大的恐惧之中,尤其是那些红极一时的人物。而对于要打破枷锁的人来说,他期盼的就是这种彻底粉碎的时机的到来,因此从上而下的改革虽不具备丰厚的理论基础,但他有及时填充人们空虚的应急作用,于是在茫茫大海中,你亮起了灯塔,那就是改革开放。

31页:林庚提出: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所谓永远处于婴儿的状态,就是要以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去倾听,去阅读,去思考,这样才能有不断的新的发现。

评:好奇,学习,模仿,无所顾忌,而时时充满着好奇与创新的思维,那么世间什么能阻挡你的存在呢?

55页:钱理群的三个座右铭:一是鲁迅引用屈原的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是鲁迅在在《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这是文革期间发现的鲁迅的佚文)里的话:“永远进击”;三是文革中盛传的**的话:“在命运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这同样也决定了我的后半生的生命选择与生命存在方式。

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也都有自己的座右铭,但无论在心中还是在行动,都要有精神的指引,都要有努力的目标,你的座右铭明确吗?

73页自评:文革中的人活的都不是自己。在一种异端的社会风气的左右下,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就像湖南火车站的火把,既不能左偏也不能右偏,它既怕陷入右倾的泥潭,又怕掉入左倾的火海。

75页:这也是我反对当“国师”的一个原因:思想的合理性并不等于实践的合理性,这是一条必须划清的界限。这就说到了我的一个“北大梦”,就是希望北大能够成为一个“思想特区”。

评:特区,特殊的区域,怎样才能实现思想的特殊区域的划分?这一点值得每一个人思考,有人说,在现实中,唯一可以静下来的是人的心。同样,唯一可以静下来的,不受拘束的是人的思考。

114页:鲁迅说:“由历史所指示,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

评:自我定位关键得很,创新思维,重新体味,未开拓的领域,何样的人生?如何冲破樊篱,实现人生的重新建构?当然开创新局面,需要魅力。

122页:你要启别人的蒙,就希望有吸引力、震撼力,发展到极端就是征服力,但同时,这样的征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专制性。

评: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拥有一种独立意识很重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是一个人生存的必备因素。

128页:鲁迅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真正自由的思想是存在于一个沉默者的世界里的。

评:沉默的世界里,我们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思维自由的驰骋,畅想任意的游离,这是人的最自由的状态。

133页:人性本来有恶有善,启蒙就是要把每一个生命个体中善的方面,把人性中被遮掩的和被压抑的美好东西发掘出来,并把它发展深化。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评:启良性之蒙,成善意之举,重塑社会的良知,重构社会的道德底线,这是一个社会积极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199页:大学的基本精神就是鲁迅所说的“永远不满足现状的,永远的批判和创造精神。它和前述“坚守精神”相反相成,构成了“大学精神之魂”。

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内部的,而不是存在于官方或明着的约定俗成中的。

215页:独立、自由、批判、创造:北大精神

评:这是真正的北大精神,是残存于民间的,人性的至真至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220页:钱理群的三个“坚信”:坚信鲁迅的力量,他活生生地存在于“当代(中国与世界)”;坚信北大的力量:不管经历怎样的挫折,它永远是中国的精神圣地;坚信精神的力量,人性的力量:人之为人,总是要有超越物质的精神的追求。

    钱理群的精神基地有二:一是被人们称作“精神圣地”的北京大学;一是处于中国落后边远地区的贵州安顺。

评:对自己来一个精神总结,在现代的中国是不易的,即使容易,敢于说出口也是不易的。

261页:寻找支撑自己的“归宿”,这本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欲求;当个体生命因虚无主义而陷入极端悲观、绝望、孤独时,是很容易被充满自信的强有力者的坚定、决断所吸引,进而被俘虏的。一个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独立的人格的。

评:无主见很难办,不做随波逐流的浮萍和随风倒的墙头草。真正的维持安定,往往既有民主又有专政的统一。

295页:每写一文,必要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所推进,或提供新材料,或提供新的观点、思路,必要有自己的发现;而所写的重要论著,则应成为所研究的课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别人的研究可能也必然超过你,但却不能绕开你的研究。

326页:鲁迅总是在肯定的同时提出质疑,又在质疑的同时作出肯定。

评:鲁迅的意思是说,必须把“人(首先是人体的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中国现代文明的基本指标。立人的思想。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