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35期)》书友交流第一期
创建时间:2014年09月16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2014年9月5日下午,书友会会员进行新学期第一次交流,现将交流要点汇总如下:


一、涉及书籍(许保华、朱强国、叶春立):李镇西《对教师的三十六条建议》、郑学志《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一个老师能走多远》;北京大学陈贻焮《杜甫评传》、哈佛大学洪业《杜甫传》;南京大学莫励峰《杜甫评传》、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历时三十余年,今年四月出版)、李长之《李白传》《司马迁传》以及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


二、李镇西围绕一个学生,撰写教学教育日记几万字,实现跟踪式关注,持续性转化,做到了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研究孩子的点点滴滴,非常精彩。


三、面对教师的个体教研是比较好的方式。你面临的问题和班级的问题是什么,可选取几个案例,盯着几件事,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盘点,好处多多。


四、暑假整理一年来给学生照的照片,发现有的学生出现得特别多,有的却出现得特别少。我们以前总是说对某些学生关注多,而对另外一些学生关注少,这次照片整理恰恰把这种感觉显性化了——照片就是我平时关注学生的目光。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被关注得多,有的被关注得少?为什么被关注得少?我们总说要让教育的阳光照到每个学生,但实际上,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学生,而且即便是在阳光下也有成长在阴影里的学生。教育要有意识地关注那些被我们有意无意间忽略的学生。


五、对于自身的阅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可以先采桩,再建基地。有了基地就可以给学生开点选修课,例如“夫子语”“史迁文”“老杜诗”“东坡词”,古典文学这四家,再加西方的莎士比亚戏剧和卡夫卡小说。


六、心理辅导很重要,实验基地就是班级。能不能形成心理工作与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一个学校要发展,教学方面要突出教研的力量,德育方面要突出心理指导的力量。心理德育,心灵生命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不能分割,安全第一,品质第二,学习第三。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希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