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指导
创建时间:2013年02月26日
所属分类: 校园新闻

    高三学生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因而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地影响高三及今后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一、高三学生常见心理简析


  1、成绩唯一的功利心理


  作为毕业班学生,把成绩放在首位,本是无可厚非。但部分学生到了高三,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他们视成绩为唯一的追求而排除其它一切,每次考试“分分计较”,还不时提及某某同学在考试中作弊,其成绩排名不应在我之前等等。其次,对集体漠不关心,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常常以冷言冷语讽刺或挖苦其他积极向上的同学,造成同学关系极僵。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具体表现在情绪会由于成绩的上下波动而有极大的变化,经受不住挫折。偶然一次考试成绩与期望值距离较大,或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自己的能力,不如了却此生,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


  2、自我为中心的孤独心理


  班级中部分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也有少量学习中上水平的学生。在他们从初中考上高中后,原来所承载的优势在两年后不再;但是他们仍然坚持“自己不错,只不过缺少努力罢了”的思想,因为所处的“角色”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受教师关注偏少,长期形成一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提高缓慢、容易满足于现状的心理,但同时他们个人的基本素质又决定他们不会与学习“特困户”,思想品德“落伍者”在一起,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中间一族”,再就是他们得到较少特殊关注,体会不到集体的温暖,老师往往他们定格在高考线上的“临界生”。


  3、自暴自弃的自卑放任心理


  存在这种心理的学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是靠父母的社会关系或其他非正常渠道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但是他们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来源之一。由于学习能力层次比别人低,学习目的靠父母的关系支撑,学习态度就自然决定了他们成为老师讲、同学议、家长说的对象,常常感到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到了高三,随着学习负担的增加,他们对学习更无信心,如长期得不到关心、帮助,彻底抛弃了最后一点自信心后,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4、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焦虑心理


  考试焦虑在高三学生中尤为突出。大部分学生都有考试焦虑情绪,只不过是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学生一到考前就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多种症状出现。甚至发烧、肠胃炎发作,有的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女同学还出现经期紊乱。学生考试焦虑症结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认为“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这里也存在一种较明显的群体效应——宿舍群体、原班级群体、兴趣缘群体等等。一但群体产生积极上进的动机,对他们个性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将影响群体本身的同时,整个班集体也会遭殃。


  分析学生的种种心理,我们发现。他们对外界的反应是敏感的:无论是来自学习上的困感,还是来自生活中的迷茫,都时时影响着他们,而他们致命的弱点是缺乏这方面的认识经验。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帮助各类学生分析"病"因,科学地适时地对不同类型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调节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自身因素,排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尽快尽好地调整好身心,成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借助于环境进行心理调节


  教育环境对学生主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高三学生对学校等周围环境已十分熟悉。如果能让周围环境微妙的变化时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让他们的心理顺应毕业班的具体环境,必定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1.切实利用学校现有的硬环境。


  虽然学校大的硬环境不易被某班级某个人所左右,但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室硬环境是完全可以利用的。有的班主任为了营造毕业班浓厚的学习氛围,往往让规章制度上墙,鲜明突出;有的班主任早早进行迎高考的倒计时,弄得十分紧张。其实过度紧张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反而是不利的。略作留意,哪怕在讲台上摆上一束鲜花,在教室角落摆上报刊、杂志,都会让学生觉得舒适,温磐。另外,教室中的黑板报也是一道风景线,有经验的班主任就不会让这一块“风景”成为摆设。开学伊始,黑板报上班主任的几句热情洋溢的致辞,会把全体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拉近;临近考试,黑板报上班主任那几句亲切的叮哼,会让学生感到父母般的关怀;学生失败了或是胜利了,黑板报上班主任的字字心语,会让学生能信心十足地面对现实。可见只要利用得当,温馨的教室环境将是调节学生心理的好条件。


  2.有效地利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软环境。


  人际关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除特殊情况,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基本上脱离对老师家长的依赖。由此看来,学生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极其重要的。注意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指导,对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特殊的优势,来调节学生心理,实施教育。例如,某学生性格较为孤僻,加上学习任务的加重,到了毕业班他更加不与外界交往,日久形成一种孤僻的心理,这一缺点直接影响他的学习。了解这一情况后,班主任可利用同桌,同宿舍,同村等一切可利用的人际关系,来影响他,改变他,拉近他与周边人的关系。一段时间后,他与别人的交往多了,学习也比以前有信心了,这一些都得益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可以说,健康的个性是离不开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人际环境是班主任用以调节学生心理的重要资源。


  二、高三学生个案简析


  某男生甲,高三住宿生。来自远离韶关的某县一镇中学。高三上学期时对自己缺乏信心,学习成绩时好时坏;下学期又担心对自己缺乏约束力,多次要求家人到韶关陪读。主要原因是由于对网络游戏过于痴迷,一旦放纵于网络游戏,就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成绩上就立即反映出来,同时又常常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自责。见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是避让,就是上课时,埋头于书本,尽量避开老师的目光。这些行为往往在高一高二已相当严重了,只不过是学习的压力还能够承担,表现不够明显而已。而到了高三,学习压力的增加,加上来自家庭、学校、老师和对自己期望值的提高,信心承载力有限就明显表现出来。特别进入高三下学期,备考紧张频率在加大,学习任务的繁重程度逐渐与自己学习态度和能力存在着矛盾;而且自己认为网络游戏的诱惑力虽有所降低,但周末时,仍存在对游戏刺激的追求和向往。


  某男生乙,高三学生。虽然一直在某学科有突出的表现,但其他科目很不理想,且与同学相处,常有暴力倾向,并引发与老师、校警顶撞的事件,后还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小学期间五、六年级时,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养父母,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反差。特别是初中起,逐渐对养父母产生抵触,不尊重、甚至呵斥养父母,以一种“桀骜不逊”的性格自居,向养父母伸手要钱,不说明理由。到了高中,其性格“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在同学和老师中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该男生还在高一、高二期间观看、阅读过涉及“黄毒”的VCD和书刊,而且在同学中大谈其中的内容,被同学称为“色魔”。逐渐性格上更加霸道,对同学的关心或善意的批评以抡拳头来说话。特别是对某学科的偏爱,频繁向养父母要钱购买相关书籍,养父母的微词成为其呵斥养父母的导火索,养母为此多次生病住院。


  主要原因:1、把养父母的养育当成是成长的“绊脚石”,导致家教失去了第一位的作用,滋长了其霸道,“惟我独尊”的性格;2、放纵自己,良莠不分,缺乏最起码尊重他人的品质。


  某男生丙,高三住宿生。来自韶关郊县,对自己缺乏信心,同时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思想,过度信任自己的“实力”。


  某高三女生甲,单身家庭,与母亲生活。母亲为一工厂职工医院医生,初中由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我校高中部。进入高三后,独来独往,与同学交流少,有“小哑巴”称号。上大学后,由于对生活环境不能适应,军训未结束就退学。经与其母亲面谈得知:做事磨蹭,无目标,随意性较强,自我为是;对家长封闭自己,对老师的关心置若罔闻;忧郁,眼睛常出现发直,曾有轻生的举动;常常一个人关在自己的书房上网、进行QQ聊天;特别是青春期到来时,种种迹象让当医生的母亲都无法去解释。如:大声唱歌、喜怒无常、绝食等现象。


  某高三女生乙,父母亲工作单位离学校较远,高一、高二一个人住在父母单位在市区的住房。进入高三后,独来独往;但男同学常常与其开一些下流的玩笑。经与其母亲面谈得知:一直生活在外婆身边,直到上高中,才回到父母身边。但是,任性、不尊重父母、不尊重他人表现较明显;对父母提出过多非分的要求:如要求父母给更多的零花钱(每周超过100元);要求父母允许其在其他同学家留宿;要求父母到市区陪伴自己,但不要太多干预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学习等。


三、从高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个案中引出的思考


  这些高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个案足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大致有两类:


  1、有轻微心理失调。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遇到问题,动则武力解决;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性强,自控能力差,意志脆弱,在生活、学习上不自觉地存在难"断乳"心理;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由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体象变化、异**往、情感误区引起青春烦恼等等。


  2、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轻生念头等等。


  出现心理障碍,必定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不加教育引导,会直接影响学生本人及班级集体,造成严重后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校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