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2020 下学期第二期
创建时间:2020年10月16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教学通讯


1121高效课堂教学专刊     德州一中教师社团——读书学会会刊

创刊日期:20139月                 本刊日期:2020918

总第131期(2020后第期)     主办:德州一中教务处·教研室

 

【活动综述】

 

2020高考录取的一系列变化,高中生该如何规划升学路径?

2020年的高考与以往相比,有许多与众不同,高分段考生骤增,强基入围线偏低......面对一系列变化,未来的高中考生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01首次强基,分数线偏低

 

2020年教育部首次实施强基计划新政,无论是高校还是家长和学生,大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比招生高校的普招录取分数线来说,强基计划的入围线略低一些,参加的考生又多了一次选择机会。但是同时,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多为基础学科,是否报考还要参考学习兴趣。

面对高分膨胀和强基计划等一系列变化,即将踏上高考路的新高三考生和未来的高考生们,该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升学路线呢?

 

   02 了解升学途径

 

对于想走普招的考生来说,首先要全面了解这些升学途径。

第一部分:常见途径

1、参加普通高考,按分录取2、强基计划3、综合评价录取4、保送生5、双培外培、农村专项。

第二部分:艺术、体育等

6、艺术类专业招生7、高水平艺术团(艺术特长生)8、三个体育类招生:体育专业招生,体育单招(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第三部分:军事、公安等

9、军校生、定向培养士官10、公安院校招生11、航海类专业招生12、三项招飞(空军、海军、民航)

第四部分:其他途径

13、公费师范生14、免费医学生15、港澳高校招生16、定向招生

这么多的招生方式,多一种选择就是多一个机会,提前了解各项途径要求,规划1-3条合理的途径做好提前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03 特殊招生重点关注

 

如果你想多一次考取好大学的机会,那么建议你关注一下特殊招生,提前了解,比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而国科大和北外的综合评价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要参加特殊招生,应该如何准备呢?                                     

一、高一 高二评 估是否要学习竞赛

强基计划因为能够以高考成绩入围,给予了许多分数就差一点的同学们二次机会。但强基计划也并不容易,例如清北的校考,难度基本上达到竞赛水平,不少入围清北的高考生表示,15分的校考,他们仅能拿到5-7分,而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至少都在670以上。以今年高校强基计划的校考来看,高校显然还是想要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校考的内容基本都会涉及到大学先修知识,难度也远超高考范畴。在校考上,很明显数理化竞赛生比纯高考生更有优势。建议如果无法在竞赛这条路上一直坚持,并且只打算走统招的同学,不建议在竞赛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打算参加强基计划的同学,在课内成绩有保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学习竞赛的程度,建议选择数理化这三门学科。按目前的情况来说,数理化其中一科竞赛学习到省一的程度,另外两科也稍微了解一些竞赛技巧,高考结束之后再提升薄弱的科目,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应付高校校考无太大压力,也无需花费时间和精力准备决赛。如果是对竞赛非常感兴趣,并且天赋也很不错的同学,可以在竞赛这条路上深入,但建议还是不要落下自己的课内成绩。

二、随时关注高校夏令营

每年的7月上旬,针对高一高二考生的高校夏令营活动陆续开始报名,高一高二优秀生源选拔拉开序幕。以清华大学2020年暑期学校招生简章来看,优秀学员将被推荐给清华招办,所以夏令营的机会非常重要。同时,清华北大的强基计划有部分同学依旧得到了优惠,比如清华初审获得优秀的同学免笔试,北大综合素质评价给予部分同学满分。即使拿不到相关的优惠政策,多参加一些高校的夏令营,提前进入高校的招生办的优秀生源名单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高三抓紧时间复习课本

如果你现在已经是准高三考生,那么开始冲刺文化课成绩吧。对纯高考生来说,高三开始就意味着要开始总复习,这一年一定要稳固基础,查漏补缺。也要想清楚以目前的情况,自己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如果决定要报考强基计划,那么寒假就需要开始系统的训练一些强基的内容,不要想着等到高考结束后,只用短短的20天就能超过别人一两年的努力。对竞赛生来说,高三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进入数理化决赛,二是回归课本。如果是进入决赛,除了获得保送的同学,在决赛结束之后都要尽快调整心态,从竞赛模式快速的转到高考模式。如果没有进入决赛,建议同学们在高三前的暑假就要回归到课本上来,学习竞赛难免会影响到课内,要利用一切时间回归课本,用最快的时间追上高考生的进度。

 

 

 

【专业成长】

新教师培训总结

                         ——数学教师 张明辉


    19号上午,怀着忐忑、紧张、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德州一中老校区,迈进校们的那一刻,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变了,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位老师。

   20号上午就开始了为期两天半的新教师培训,首先张素梅老师简单介绍了培训的主要内容,新教师在叶春立老师的带领下分组并进行了自我介绍,大家互相认识和了解,通过新同事的自我介绍发现大家很优秀,很多都是985,211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接下来,英语组王平老师就师德,责任与奉献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印象深刻,充分诠释了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师德,向我们新教师传播了正能量。8月20日下午,苏莎老师和王春立老师分别向我们就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对班级管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例如遇到典型事例,可以通过开班会的形式来解决或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更具有说服力;在班级沉闷气氛不融洽时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管理’分为‘管’和‘理’,‘管’是对待学生要严厉,严格,而‘理’是以理服人,管理寓意深刻。如果想当好一名班主任必须从心里爱学生,真正对学生好,老师的职业是一个良心活,班主任每天从早上6.50到晚上10点不间断的在学校里为学生服务,8月21日上午,张素梅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德州一中“1121”课堂教学改革及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解读,1121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课型有自助课和互动课两种,“1”是一个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1”是一个载体—导学案,“2”是两种课型—自助课、互动课,“1”一个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121教学模式是不同于其他传统教学模式,以小组为组织形式,6人为一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充分发挥小组优势,提现了人本人本主义思想。接下来,由不同学科的不同优秀教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使我们新教师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2号下午我们新教师就到相应校区的对应班级报到了,我跟随孔老师任职24班副班主任,孔老师很好,作为一名一点班级管理经验都没有的我,一点一滴都要从头学习,选班委,发校服,发书,我看着孔老师对待每一件事的处理方法,都特别值得学习和记录。当学生遇到身体不舒服等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理,孔老师专门抽出时间来跟我说以后自己当班主任如何处理这件事,我都记了下来。真的很感激孔老师。班里的学生大部分都很懂事,他们入校首先需要面对的便是军训,这不仅仅是对他们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的双重磨练,也是对我的一次考验,这几天跟随孔老师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炎炎烈日,孩子们整齐的队列。晚自习的时候引领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通过学习校规校纪,练习国歌、校歌等活动,引起学生对自己身纪律意识、礼仪规范的重视,做懂礼仪、知礼节、守纪律的合格的中学生。孔老师为了给我机会让我锻炼,在一些不是很紧急的事情上,孔老师会让我来处理,我也会积极向孔老师请教,特别感激孔老师,在刚入职手足无措的时候遇见这么帮助自己的老师,真的很幸运。

    进入备课组,办公室的老师们都很亲切,跟我说如何教学,如何备课,有时间多去听听老教师的课。办公室里老师们关系融洽,互帮互助,让我感受到进入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没有感受到初入新环境的不适。

短短几天的工作,让我感受颇深。但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我就要努力是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民教师,同学生一起变得坚强,一起学习与进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会积极的向老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胃学生负责,为教育事业创造自己最大的价值。

 

精华选萃       

 群文教学背景下读写一体教学研究

语文组  李维珍

摘要: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重新建构语文课程的内容。2019年启用的高中语文统编本新教材,也以“任务群”为重要设计特色,在每单元都设计了一些很好的学习任务。在群文教学这一新的教学背景下,老师及时调整了原有的单文教学思路,尽快打通了1121课堂模式下群文阅读和写作之间关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序渐进,获得了学、析、写、评“四合一”的高效学习效果。

主体部分

1.1研究的主要问题

课题研究的背景:

大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

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18个学习任务群分属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领域。其中“文学与写作”的要求是“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小背景:现阶段的高中课业任务重,而大部分学生“重理轻文”,重刷题、轻读写的思想也根深蒂固,语文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尤其是阅读写作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很多老师对于群文教学这一新的学习模式还不是很熟悉,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又有诸多问题:

1.课堂教学对文本近乎的“解剖式”分析,阅读文本得到的方法缺乏整合、提升和运用,读和写是两张皮,经常是两张皮,不能将从阅读中提炼的方法和写作有效的衔接起来。

2.老师基于教学进度或者应试需要,教学环节侧重语文教材本身,一学期下来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却不能通过写作这个杠杆,将“家事国事天下事”纳入我们的课堂,读写分家限制了学生的关注视野,不能顺利实现“我手写我心”“文以载道”的更高学校目标。

3.学生在阅读经典作品时,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和阅读体验,但是对文学评论的写作很生疏,不能全面、透彻地进行文学评论写作,不能及时广泛的和别的阅读者分享阅读体验和阅读成果。

4.不能打破传统单篇阅读的桎梏做到够触类旁通,让阅读变成奔向“四面八方”的阅读。

鉴于以上教学现状,为了适应1121课堂模式下“三案并举”的内容设计,新学期开始,我们的语文教学便适应群文教学的新形势,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而单元话题下读写一体模式的研究也提上新的层次。

1.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群文教学是在这种新课标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心的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本课题致力于研究每群文教学背景下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和转化,尝试整体教学目标和不同环节的部分教学目标实现和谐统一,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围绕不同主题优化群文阅读素材,提炼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将群文阅读得到的写作方法或提炼的素材及时的用到学生写作中去,灵活实现阅读写作能力的迁移,对于解决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阅写作恐惧症有很好的效果。

1.3.课题的界定(关键词的界定必须清楚)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这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 ,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

读:在我校1121课堂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建设性阅读。引领学生在单元文本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的连接点并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使学生形成对某一主题的深刻的认识,或整合得到普遍实用的读写方法。

写:读是深入的吸纳,学生在群文阅读的学习中提升了驾驭文本的能力,并将之转化为连缀成文的写作能力,突破了写作不知道写什么、不知从哪里入手、不知道怎么写的瓶颈。

读写一体:现行教材以“主题单元”进行编排,本课题就是致力于探究群文学习的高效模式,以群文“阅读”为抓手,“一篇带多篇”,依照“例文——主题——专题”的学习步骤,师生共同整合相关学习材料,精心设计专题教学内容,充分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课前做批注,写阅读感受;课堂上再做批注,共享思考认识等;课下写作随笔、摘评、片段仿写,形成阅读成果等,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能力双向提高的理想的学习效果。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教材)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和文本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文本、教师的主体性。文本是获得知识、培植能力的根基,语文学习须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苏立康教授所言:“学生长时间地‘专注’一本书、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个热点话题。而在这样一个‘专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语言,培育思维,在短时间内学生可以渐进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会思考、有创意的人。”

3.研究程序

3.1研究设计

本课题研究将试图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作初步的探索,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09——2019、10)对群文教学的进行学习教研,观摩群文教学示范课,研究教材单元编排的单元主题。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2019、10——2020、05)

以主题和人物描写方法为两条线索开展教学实践,整合单元文本知识,尝试人物描写练笔和文学评论写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06)

总结群文教学经验,形成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读写一体转化思路。

3.2研究对象

2019级高一语文教学群文教学读写环节的衔接和成果生成。

3.3研究方法:

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比较当下1121课堂模式的特点,建构出“群文阅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深入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和解读高考考纲,明确新课标对高中生读写能力的基本要求;阅读教育名家的成功案例,不断积累整合资料。

实验法:结合本年级本班群文阅读困惑和难点,在语文课堂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当堂进行片段写作或修改,找出学生读写困难的根源,并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观摩法:多次观摩其他老师群文阅读教学示范课,多次观看网上群文教学名师示范课,学习借鉴其独到的教学方法。   

3.4研究实施

基于高一学生阅读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我在实施本课题世间时,注重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发现“鱼”,自己捉“鱼”。

1)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话题为载体,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的基础上,及时记书写并分享感悟心得,激活群文阅读课堂。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学校阅览室或利用阅读课时间“潜入式”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3)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整合阅读写作技巧,让学生想写,会写,爱写。

4)及时链接与之相关的社会话题或生活素材,激发学生思考写作的乐趣,进行有的放矢的读写融合一体式教学。

3.5.研究发现或结论(结题报告的重中之重。)

在本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读写一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更好的生成高效的课堂成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和改进,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不小的收获。

1)人物类群文阅读探究

赏析阅读,归纳写作方法:

时代典型人物是中学生学习的典范,而准确的概括人物事迹、把握人物精神、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是高一学生需要具备的语文能力。为此,我在教授第二单元时,就设计了人物小传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将本单元出现的几位时代典型人物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介绍给读者,要求体现人物职业身份,突出人物事迹,彰显人物性格,折射人物精神。

学生对这种群文阅读横向阅读的模式非常感兴趣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人物类作品的写作技巧,能举一反三将学到的人物事迹概括方法、议论抒情的升华人物精神的方法运用的写作中去。

我让学生仿照《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对张秉贵的描写,以自己熟悉的人为写作对象,写一个勤劳(或热情、焦急、伤心)等的片段,学生们能娴熟的运用语言、动作、细节描写,人物描写非常生动。

我还让学生比较袁隆平和钟扬感动中国颁奖词的不同,在整合文本中二人的事迹,换个“感动中国”的角度,另外为两人写一段颁奖词。这个训练,使学生能将对时评人物事迹的概括方法得心应手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领悟主题,涵养精神品质:

群文教学最大的亮点是可以抓住单元明确的主题导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能全面深入的挖掘主题,避免了对文本浅尝辄止的解读和点到为止的诠释。

我在实施读写一体群文教学实践时,和同学们一起提炼一个单元几篇文本的要体现的共同的主题,然后以文本为源头为抓手,纵向开挖,横向拓展,效果显著。比如,我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这几篇文章,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师生确定了单元探究主题:如何在人生困境中摆渡心灵?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作者的个人境遇,都对“困境”有了具体的认识,也对如何“纾困”有了积极的态度,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还能结合自己、结合当下对人生更高远目标,面对学习上暂时的困难也能用坦然冷静的态度去对待。

学生在本单元关于人生困境的写作训练中,写出了自己的“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写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写出了“宁知不可为而强为之”的坚持,写出了“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自信豪迈。

2)文学评论类群文阅读探究

群文教学还需要借助单元题材的特点,会品鉴作品的美学魅力,会理性评价作品遣词造句构思布局等美学的特色。本课题专门探究了诗歌、小说类文学作品如何打通体裁上的界限,整合出的文学评论的评议思路和写作方法。比如,我在教授第一单元时,就让学生写了文学作品中“意象意蕴之我见”的评论性文章,学生对本单元出现在诗歌或小说中的“红烛”“百合花”“云雀”“火车”等意象进行了细致的赏析,不少同学还能结合课外阅读,将对某一意象的探究伸展到更多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的读写一体训练,确实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更高,收获更大。

3)走出群文读写,对接高考

每个单元的文本都是学生写作素材的后花园,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写作时可临摹的“碑帖”。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形而上的“泛阅读”“泛写作”,而是适时和“高考”对接,努力带领学生突破千篇一律的应试作文的禁锢,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引导学生会“说话”,说的有条理,说的让人感动,让人信服。

3.6.分析与讨论

3.6.1.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 研究角度有创新,体现在听说读写多角度多层次立体研究,实现学、析、写、评“四合一”。

1)在广泛阅读文学评论教学经典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形成自己的创新研究。

2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文本,提炼写人叙事抒情的方法,灵活运动到写作中。

2.研究方法有创新,体现在新的课堂模式,需要创造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

1)优化“1121”新课堂模式环节,阅读环节时“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写作环节“合作探究——自我提升”。

2)利用读写评改等循序渐进的方式,小组集体创作、修改、展示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3)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主题提炼、主题阅读、主题讨论、主题写作”等基本环节和流程,形成了快速提升学生语文读写素养的语文教学和学习方法。

3.研究内容有创新。

  课题研究不仅学生读写的困境,而且研究学习名家教育典范,也研究借鉴同事们高效的做法和优秀的读写话题。

3.6.2.讨论及需要改进的事项:

1.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参差不齐,普遍性指导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读写能力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的策略和方法。

3.7.建议

语文组全体老师应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开发群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同步开展读写训练,及时反馈,一起促进群文教学读写一体模式的不断完善。

三、主要成果

本课题研究开展期间无。

四、参考文献

[1] 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之我见--《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04期

[2]宋现梅.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附件:

教学通讯2020 下学期第二期.doc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