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讯(80期)》(老校区)专业成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创建时间:2017年06月29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持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在教学上,我的初心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可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好像都有意无意地违背了这个规律,比如说,我们在学案编制时先入为主地把我们认为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在上面,解决了这些问题,这节课也就完成了;有时候还比较开明,会在重点难点问题之后写上一条: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在下面。殊不知,我们认为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真正的疑问契合吗?如果不契合,那不是答非所问吗?怎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呢?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我不知道别的学科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语文这一学科,我是真切地感到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学每一课都让学生提问题。我发现,学生会提好多好多非常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我们意想不到的学案上没有的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个时候,我很高兴,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才是他们真正的收获。所以我在想,当我们设计的或认为的重难点问题跟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吻合的时候,哪个问题更重要呢?毫无疑问,是后者。当然,二者并不是绝对矛盾的,并非不可兼顾的。学生在做预习学案时,知道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我们培养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并重视解决他们的问题;或者,我们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时候把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内化进去,这或许是一种更高明的方法吧。下面我把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执教过程中的心得拿出来跟大家交流:


在学习《项脊轩志》时,第四段为“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学生问我省略号的作用。这个问题我事先没有想到。当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后得出的答案是有两种可能:一,因为本文是选文,且有改动,那么这里有可能是真的省略了原文的一些内容,即引文的省略;二,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下课后我上网查了资料,是第一种可能,后来我跟同学们解释清楚。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中,我也增长了知识,而且我也意识到我们的分析过程很有意义,学生的问题看似简单,作为老师,一定要重视。


最后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学生问我“庭院中的枇杷树是谁种的?是作者还是他妻子或是二人合种的?”好在这个问题在上课前我也思考过,即便学生不问我,我也要问他们。关于这一问题,我也跟别的老师交流过,老师们也是不确定,意见不一。我的想法是,不管是谁种的,都能体现作者对亡妻的深深的怀念之情。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给学生一个唯一的答案。关键是引导学生做合理的解读,切不可武断地蛮横地下结论,把自己的想法凌驾于学生的想法之上。


在学习《屈原列传》时,第三段有一段话“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也,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未尝不呼父母也。”学生提出他感到这段话结构上跟上下文没有衔接,内容上跟上下文没有关系,也就是跟上下文不搭。当学生提出这一问题的那一刻,我很激动,感到产生了共鸣,找到了知音。因为这一问题在集体备课时我也提到了,当时老师们给我的解释不能让我信服,我甚至半开玩笑的说:“要是这段话出现在衔接排序题中,看你能排对吗?”这一问题我无法解决,于是我就问同学们,看看谁能解决。还真的有一同学站起来回答说:“老师,我看不出这几句话跟上文的关系,但我能看出它跟下文的关系。‘人穷则反本’中有一‘穷’字,下文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也有一‘穷’字。”听了这个同学的解释后,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没想到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这里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我又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含义了。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也提问了学生两个问题:第一,本文题目是“屈原列传”,但是第4、5、6、7、10、12段写屈原的笔墨非常少,这样写是不是跑题了?为什么?第二,屈原投江之前,与渔父对话,谁人见之?谁人录之?作者何以知晓?文章不但叙述其事其言,而且很详细,对此该如何理解?之所以提问这两个问题,是因为学案上没有,学生也没有提到,而我又认为很重要,尤其是跟学生的写作密切相关。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先是引导学生在这些段落找出写屈原的句子,第4段为“屈平既绌”,第5段为“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第6段没有,第7段为“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等等。同学们会发现,这些段落主要笔墨都用在写楚国和楚王的命运。此时,同学们明白了作者的用意:说明屈原个人的遭遇同他的祖国息息相关。不过学生们还想问,要是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也这样写算跑题吗?老师能体会到他们的用意吗?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在批阅作文时确实往往就会冠以跑题的批语。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主要是想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其实这个问题跟学案上的“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作者要表发什么?”有相同之处,我是想让大家知道,这是司马迁常用的一种文学手法,即作者人为地制造这样的情节,将当时两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对话形式表达出来,并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衬托屈原的正直清白、崇高傲岸和宁死不屈的气节与操守。


在学习《氓》时,经过查找资料,相互的交流讨论,学生们能很好的把握文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赋比兴手法的运用。问题集中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一句上,学生们都感到这一句莫名其妙,跟上下文没有联系。所以我把这个问题作为重点来对待。我先是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了几次“淇水”,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是“三次”,诗中三次写淇水有何意义?这样一对比学生们似乎悟到了其中的涵义。第一次“送子涉淇”,是男女主人公幸福生活的开始;第二次“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写出了归途中弃妇内心的“汤汤”悲愤;第三次“淇则有岸”表明女主人公决绝的态度。三次写“淇水”,其实是暗示了女主人公爱恨思绪的轨迹。睹景忆往事,乃人之常情。“淇水”就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欢乐始而悲伤终的生活见证。给学生提供这样一种合情合理的解读,最后学生是信服的。当然,学生也可以有其他的解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在学习《祝福》时,我是借鉴了毕于阳老师的《<祝福>千问》(原载于2006年第2期《中学语文教学》)这篇文章中的方法,让学生读课文,把所有的疑问都写出来。我把我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跟毕于阳老师的学生提的问题做了一下比较,发现我的学生提的问题还是不够多,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于是我产生一个想法,把毕于阳老师的学生的问题投影,先解决这些问题,再解决我的学生的问题。目的就是想刺激一下他们,人家能提出的很好的很细的问题,我们怎么提不出,同时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提问题的范例,培养他们多思考。我总是认为,学生学每一课,都应该有自己的问题,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才是学生真正的收获。我曾经对学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是多么羡慕你们物理老师(上一节课是物理课,每次物理课后学生都围着物理老师问问题,直到上语文课),她不要求你们问问题你们还追着问,我强迫你们提问题你们却提不出问题。”学生们笑了。


在学习《我不是个好儿子》时,因为文章简单易懂,学生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没有什么难题,于是我把原文找出来,把原文中删掉的部分用红色字体标出来,用多媒体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是个好儿子,同时也学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写生活琐事表达情感的方法。倒是学案上有一个题“参考《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不少于200字”。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空着没有写,我忽然意识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大多没有经历过“送别”场面,一问,果然如我所料。首先,我体谅并原谅他们没有做这个题,同时,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创作小说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美国飞机在科索沃轰炸的时候,当地人为了保护一座古老桥梁不被美国飞机炸掉,一个小姑娘每天在桥上倒立行走,带动了这个村子里的几十个姑娘都在桥上倒立行走,美军飞行员要投弹时,看到桥上有一群姑娘在倒立行走,他就不投弹了。看到这个发生在南斯拉夫的事情,莫言很受启发,他想可以把这写成小说。但他明白,他如果把这写成一部直接描写科索沃战争期间的南斯拉夫的小姑娘在桥上倒立行走,再怎么写也不如人家配着照片的新闻有力量,这个任务新闻已经完成得很好,电视上也展示画面了。但这个情节对莫言很有用,后来他就利用这个情节写了一部小说叫《倒立》。《倒立》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写一位从省里回来提拔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人回到县城召集他的中学同学聚会,中学同学有的在交通局当副局长,有的在粮食局当局长、有的当政法委书记,有的很落魄,在街头修自行车。那些在县里当了小官的同学,他们想借助于当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老同学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其中最迫切的就是当了新华书店副经理的同学,他特别想当经理。他的妻子谢兰英是新华书店的售货员,售货员恰好是当年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追求的对象,但没追求上,关系很微妙。席间组织部副部长半真半假地跟售货员同学开玩笑,对新华书店的副经理说你多有艳福,她当年是很多男生的追求对象,是学校宣传队的明星,是校花,能够倒立,手撑地,脚朝上,在舞台上来回转圈。酒过三巡,大家起哄,让谢兰英再给我们倒立一个。谢兰英说我多大年纪了,孩子都十五六了,看我这身肉怎么倒立起来。大家说不行,一定要倒立。组织部副部长说我是领导,命令你必须倒立,不倒立就喝三杯酒。新华书店的副经理骂他老婆,部长让你立就立,她也知道她丈夫想达到什么目的。正好是一个大包间,包间里有一个小舞台。她穿着裙子,一倒立,裙子就像剥开的香蕉皮一样到垂下来,像水罐一样的大腿暴露出来。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谢兰英慌忙站起捂着脸跑出了房间。这就是发生在科索沃的细节,被莫言移植到他的小说里来了。前者是为了保护桥梁不被美国的飞机炸掉倒立行走。后者是为了丈夫的升官倒立行走。我讲的莫言的这个故事出自作家出版社莫言文集《用耳朵阅读》中的一篇文章《细节与真实》的120页-122页,《倒立》这篇小说出自作家出版社莫言文集《与大师约会》的376页。我之所以给学生讲这个故事,是想用知名作家搞创作的例子让他们明白,即便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听别人说的或是从电视上看到的素材也可以拿来写,只要你写出的让读者感到是真实的,那么你就是成功的。


在学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的几篇文章后,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上了一节感恩教育课。这节课主要是观看倾听我制作的音视频资料。这之前的一个周末,恰逢学生放假,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借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之机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尽尽孝心,或是为父母做饭、打扫家务、洗脚,或是为父母捶背、沏茶、削水果等等,并照照片留念,同时让父母谈谈对子女的期许,或让父母说一段最想对自己的孩子说的话并录视频发到我的邮箱。大部分学生按我的要求做了,或发照片,或发音频,或发视频,或手写(写信形式),看到学生们交上的图片或音视频,我深受感动,感动于学生们为父母做的,也感动于父母对孩子说的话。我上网自学把学生们做饭等的图片编辑成视频,并配以背景音乐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之所以配这个背景音乐,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听听父母们对他们说了些什么话;二是大家要做一个听话的孝顺父母的孩子),同时用格式工厂分门别类把音频、视频合成。我出其不意地在“至爱亲情”感恩教育课上播放出来,学生观看后深受感动。


以上是我在执教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时跟学生产生共鸣的一些精彩瞬间回忆,特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这也是我的本心,我会坚持按这条规律做下去,因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