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心理分析
创建时间:2014年01月15日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情节(体会《史记》叙事的波澜)、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史记》表现人物的技巧)两大方面。在备课的时候,我发现对这两方面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基本可以独立完成,反倒对一些细节——“项羽为何不杀刘邦”、“项羽为何欣赏樊哙”以及“得知刘邦逃走后,项羽为何不追反而接受玉璧”等问题理解不清。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决定换一种思路,即淡化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重点分析、探讨项羽在鸿门宴前后心理的变化,以此来解释鸿门宴项羽的种种看似不合理的举动。

鸿门宴是“楚汉相争”的开端。一般来说,我们都会从中看出项羽的刚愎自用、有勇无谋以及刘邦的知人善任、能屈能伸,并由“性格即是命运”推导出二者不同的结局,甚至还会像学生一样感叹“要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就好了”。实际上,这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思考方式。在公元前206年的那次宴会上的斗争其实质是“关中王之争”,说白了就是项羽的意气之争。按照“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刘邦理应被尊为关中王。但关中王归刘邦,则项羽气不顺;关中王若归项羽,则刘邦肯定心不甘。对于手握四十万大军的项羽来说,气不顺则一定要发,而气顺了也就无所谓了;对于只有十万之兵的刘邦来说,心不甘一定要忍,但这却是以退为进。因此,在鸿门宴上才上演了项羽傲慢但处处被动、刘邦谦卑却处处主动的一出戏。

因此,把握①鸿门之争仅仅是项羽的意气之争(在刘邦却并不是),②项羽此举违背约定因而在道义上底气不足(即“不义也”),就可以把握项羽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这实际是一条暗线),就可以把握住鸿门宴故事发展的整个脉络,也可以解释项羽若干不合情理的举动了。

而在文本当中,司马迁对于项羽的心理的展现是极为细微、充分和巧妙的。下面抽取文本中与项羽有关的段落进行简单分析: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④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⑤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项王曰:“赐之彘肩。”……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⑥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⑦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从上面所抽取的段落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鸿门宴的过程中项羽的内心是处处处于被动的:

①当得知“沛公欲王关中”,项羽大怒,要“旦日”开战,这完全是意气之争。而原因是极为简单的,即“沛公欲王关中”。

②当从项伯口中得知刘邦“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这表明“沛公不欲王关中”,项羽的这口气已经消了大半。再加上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内心自然对自己的举动有些内疚,因而才会许诺“因善遇之”了。

③次日刘邦到来,表明内心,项羽心气在这时才算顺了,对刘邦的戒备也没有了。为了掩饰自己的鲁莽,他才会不经意间供出曹无伤为自己开脱。之后,项羽“因留沛公与饮”,实际是一种心理的补偿。而这才是实质的鸿门宴的开端。换句话说,对项羽来说,鸿门宴完完全全是一次宴会,他并没有要伤害刘邦的意思。真正导致鸿门宴演化为一种政治斗争的其实是范增。

④范增并不知道项羽的心理变化,所以在宴会上一再暗示项羽,而项羽的反应却是“默然不应”。

⑤但紧接着形势发生了急转,范增指示项庄舞剑,而其意俱在沛公。张良求援,樊哙闯帐;而当项羽知道来者正是刘邦的参乘(警卫)时,一连说到“赐之卮酒”、“赐之彘肩”、“能复饮乎”。就像平时宴会上没话找话说一样,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项羽慌乱的心理。因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不可能看不出来;而他始终没有表示,实际是在纵容范增。因此,当樊哙闯帐时,他便有一种被戳穿的心虚。

⑥而接下来樊哙的陈辞力斥,尤其是樊哙点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点到“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更让项羽心虚不已,所以他才“未有以应,曰‘坐’”。此处的“未应”和前面面对范增示意时的“不应”形成了何其鲜明的对比。

⑦正是因为项羽不断加深的自责感,才使得他得知沛公“间至军中”时没有发怒;才使得张良点出“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时,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玉璧,并“置之坐上”;才使得他面对范增的暴跳如雷时没有丝毫反应。因此,此时项羽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对于在他眼中不抢夺王位并且构不成威胁的刘邦才听之任之。这当然是放虎归山,但那已是四年之后的事情了。以上是对整个鸿门宴中项羽的心理分析。

实际上,任何人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是其心理活动的外现,都是由其内在的心理互动决定的。然而“心理反映性格”,同样一件事,不同个性的人的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在鸿门宴中,刘邦的心理活动肯定也很丰富,不过那是心怀鬼胎的处心积虑罢了。

那么,为什么项羽会在鸿门宴中产生上述的一系列举动和心理反应呢。原因可以归结为“气”、“理”、“义”三个方面。项羽要打刘邦,因气怒而起,因气消而罢。所以,自然没有攻打刘邦的理由了,理由没了反倒有些理亏了。再加上“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与刘邦“戮力攻秦”,而项羽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因此,对项羽所有的心理分析又可以落脚到“义”上。于是,对于文本的分析便从心理分析过渡到了人物形象上来了。

当然,心理分析的角度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例如,项羽说出曹无伤告密,最大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在为己开脱,而是性格的直率、没心机(或者从负面说是头脑简单),以及对小人、叛徒的厌恶。另外,项羽对范增不应,可能是项羽的刚愎自用、任人唯亲;项羽对樊哙的欣赏,可能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鸿门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读方式。一方面,这个思路以一个“主问题”贯穿全文,实现了长文短教;另一方面,这个思路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能解释其他解读方式所不能解释的问题。然而,最关键的是这种通过心理解读人物、分析情节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项羽。这样的解读为我们勾勒了具体鲜活的历史场景和具体鲜活的历史人物,而这恰恰也是《史记》展现场景、刻画人物的精髓所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